> 奥运会 > 新中国扫盲运动 -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的意义

新中国扫盲运动 -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的意义

前言:新中国有过几次扫盲运动三次。 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。 1956年,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,于是,第二次扫盲运动又掀起高潮。 两年后,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: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,非干好不可,第三次扫盲运动吹响

新中国有过几次扫盲运动

三次。 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。 1956年,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,于是,第二次扫盲运动又掀起高潮。 两年后,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: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,非干好不可,第三次扫盲运动吹响...

新中国扫盲运动的意义

扫盲运动的意义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,使文盲比率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80%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.72%,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,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。 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中国教育取得了最辉煌的成...

新中国建立后开展全国扫盲运动,西南军区文化干事__...

答案:(祁建华)(“利用注音识字发明速成识字法)。 新中国建立后开展全国扫盲运动,西南军区文化干事(祁建华)发明了(“利用注音识字发明速成识字法)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什么方案进行知识普及?

扫盲运动是指扫除文盲的运动。新中国刚刚成立时,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%。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。扫盲班遍布工厂、农村、部队、街道,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。

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史是怎样的?

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史: 在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现代化方面,我国的探索和创新十分突出,尤其是探索构建了覆盖巨大人口的现代医疗体系、教育体系、社会保障体系。 旧中国没有覆盖全国的医疗保障体系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,几乎没有现代医疗设...

1949年我国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

80%以上的人口是文盲,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%以上,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。扫除文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。扫盲意义 扫盲进程,也同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与平权相伴相生。“扫盲”的目的,并不是单纯地使一...

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原因

主观: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,彻底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人民当家做主。对于我党和我军队充满信心。人民为了安定生活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相当高,对未来充满憧憬。 客观:政府的好政策,第一个五年计划,三大改造,扫盲运动,等等社会主义建设...

巩固工人扫盲成果是怎样的?

在1955年兴起的第二次扫盲高潮中,工人扫盲教育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。 在1957年以前,济南第二机床厂就进行了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,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,文盲职工占65%的落后局面。 随着扫盲成果的出现,机关干部随即放松了对扫盲工...

1950—1956年新中国扫盲运动的局限分析

摘要:在1950——1956年新中国的扫盲运动中,自然的因素的因素、历史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结合在一起,使得这一阶段的扫盲运动留下了不少教训和遗憾,具有很大的局限性。 关键词:1950-1956年;扫盲运动;局限分析 中图分类号:K27文献标志码:A文...

新中国扫盲运动 -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的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