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编年史 > 预防帕金森!让生命不再“颤抖”

预防帕金森!让生命不再“颤抖”

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。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是其特征的病理改变。其确切病因至今未明,年龄老化、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均可能参与其中。嗜酒、外伤、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也是致病的危险因素。帕金森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。

据统计,我国目前有有超过300万帕金森患者,65岁以上发病率为1.7%,患病人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,预计到2030年,患病人数将达到近500万人。然而,帕金森病在我国仍处于“认知度低、就诊率低、诊断率低”的“三低”状态。

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

包括特征性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。

运动症状:

1.运动性迟缓:

是帕金森病最核心的体征。动作缓慢,早期以“扣纽扣、系鞋带”等精细动作为主,逐渐发展为全面随意运动减少,出现“面具脸”(面部表情减少、眨眼减少)、“小字征”(写字越来越小)、坐下后无法自行站起、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等。

2.静止性震颤:

常为首发症状,大多数从单侧手或腿开始,手部的震颤最常见,多为静止性震颤,即放松、静止不动时出现,活动、用力时消失。手部震颤典型地表现为“搓药丸样”或“数钞票样”,走路时容易发现。早期一般无头、下颌、嘴唇、舌头的震颤。少数帕金森病患者可不出现震颤。

3.肢体强直:

肢体僵硬,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,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活动受限。类似于肌肉和关节的“坚硬度”增加。老年患者易被误诊为“关节炎”等。

4.姿势平衡障碍:

行走时双手摆动减少;呈小碎步,行走过程中无法控制自己越走越快,向前冲;起步、转弯费力,有些患者出现行走时脚被粘在地上,无法动弹,称为“冻结”。

非运动症状:

1.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便秘,通便药物效果欠佳;

2.嗅觉减退,是最早出现的症状,表现为无法闻出或者分辨食物的味道;

3.帕金森病可使患者丧失部分工作、生活能力,形象出现损害,以及病理性的多巴胺减少,均会导致情绪障碍(如焦虑、抑郁)的产生;

4.部分患者可有尿频、尿急或者漏尿;

5.入睡困难,多梦,常为生动的噩梦,熟睡过程中大喊大叫或者拳打脚踢,部分患者白天思睡,在看电视、手机时“打盹”;

6.常伴有身体疼痛,尤其在睡眠前出现双下肢不适感(不宁腿综合征);

7.体位性低血压,即患者平卧时血压正常,站立时血压下降,出现头晕等不适

8.认知减退:是帕金森病晚期的普遍特征。

帕金森病的诊断相对复杂,如有疑似症状,建议就诊于正规医院或咨询有经验的帕金森专科医生。

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,但贯彻综合治疗、多学科参与、全程管理的科学治疗方式,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维持正常的生活、工作。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、康复治疗等。

预防帕金森!让生命不再“颤抖”